近日,大熊貓國家公園唐家河片區工作人員在辦公駐地青溪鎮驚喜的發現了黑翅長腳鷸的蹤跡,這是該區域首次記錄到這一鳥類,標志著唐家河片區鳥類多樣性又添新成員。此次發現進一步證明了大熊貓國家公園及周邊社區生態環境的持續優化,為各類珍稀物種提供了更為適宜的棲息環境。
黑翅長腳鷸,鸻形目反嘴鷸科長腳鷸屬鳥類,體長35 - 40厘米,體態修長,因擁有一雙細長的粉紅色腿而得名,又被稱為“紅腿娘子”“高蹺鸻”。其嘴部細長筆直,呈黑色,上背、肩和兩翅為深黑色,閃耀著綠色金屬光澤,與潔白的下體形成鮮明對比,無論飛行還是棲息都極具辨識度 ,是濕地生態系統的重要成員。它們常棲息于開闊平原草地中的湖泊、淺水塘和沼澤地帶,以環節動物、軟體動物、蝦、蝌蚪和昆蟲等無脊椎動物為食。在全球范圍內,黑翅長腳鷸在亞洲、歐洲、非洲及美洲的溫帶、亞熱帶和熱帶地區均有分布,在中國,它們一般繁殖于西北、東北部,越冬于南部沿海 。
每年春季,大量候鳥沿著固定的遷徙路線,從越冬地向繁殖地遷徙,唐家河片區優越的生態環境,成為眾多候鳥中途停歇、補充能量的理想驛站。此次黑翅長腳鷸正是在春季遷徙途中,被青溪鎮豐富的濕地資源、優質的生態環境所吸引,到此短暫停留覓食、休憩。
大熊貓國家公園唐家河片區始終將生態保護作為核心工作,通過嚴格的生態修復、棲息地保護等舉措,持續優化區域生態環境。近年來,隨著大熊貓國家公園建設的深入推進,生態系統不斷改善,這里不僅是大熊貓、川金絲猴等珍稀物種的庇護所,更成為候鳥遷徙通道上的重要節點。此次黑翅長腳鷸的現身,既展現了唐家河片區生態環境的獨特魅力與吸引力,也為研究春季鳥類遷徙規律提供了新的觀測樣本。
未來,唐家河片區將持續加強生態保護與修復工作,嚴格落實河長制等保護措施,不斷優化區域內的水生態環境,為各類候鳥提供了豐富的食物資源和安全的棲息環境。同時,唐家河還將積極開展生物多樣性監測與研究,不斷完善生態監測體系,提高監測水平,以便及時掌握區域內生物多樣性的動態變化。此外,還將通過科普宣傳等方式,提高社區居民和訪客的生態保護意識,共同守護唐家河這片珍貴的自然家園。
作者:肖梅
我也說兩句 |
版權聲明: 1.依據《服務條款》,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版權歸發布者(即注冊用戶)所有;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無商業獲利行為,無版權糾紛。 2.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該項服務免費,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 名稱:阿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網絡地址:www.arkoo.com 3.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完全遵守《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如有侵權行為,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 |